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隸屬于遼寧省教育廳,是由省政府批準,省教育廳與中國石油錦州石化公司共建、省內唯一一家校企合作辦學的獨立高職院校。
近年來,學院黨委緊緊圍繞省委振興遼寧戰略部署,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加強黨建工作,團結帶領廣大師生員工堅定不移地走校企合作辦學、科學發展道路,凝心聚力建設國家骨干高職院,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高職教育。學院先后獲得省“文明單位標兵”、“平安示范校園”等榮譽;2010年,學院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百所骨干高職院校首批建設單位”;2011年,學院黨委被評為省教育系統“先進黨委”。
一、帶好一支隊伍,作風優良,群策群力,“三個文明”建設成果豐碩
1.以“三項活動”加強黨建。認真組織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活動,通過“亮牌示范”、“承諾踐諾”、“展風采、樹形象”等活動,全面加強黨組織建設、領導班子建設、黨員隊伍建設、作風建設和黨風廉政建設,成效顯著。
2.以“雙型建設”推動黨建。深入開展學習型、服務型黨組織建設,落實“五項制度”,實現“五個轉變”,樹學風,強作風,被評為“錦州市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A級單位”;加強“聯系點”建設,開展“送溫暖”工程,解民情,辦實事,服務基層。黨委和黨支部民主測評滿意度均為100%。
3.以“強基工程”夯實黨建。進一步完善基層黨組織機構設置,建立“四個一”黨支部活動平臺,推進黨務公開,開展民主懇談、黨群議事、“績廉雙述”,開展“優秀黨日”評比等活動,使基層黨支部戰斗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在基層黨組織分類定級工作中,學院全部黨支部均為先進。
4.以“豐富載體”促進黨建。加強黨建信息化建設,打造黨建網站、校內電視網絡、廣播站、校報、櫥窗為一體的黨建信息化平臺,開展“我為黨旗添光彩,立足崗位建功立業”等系列實踐活動,開展黨建理論研究,先后完成十余項黨建課題項目,并編寫出版《大學生入黨簡明讀本》等教材。
5.以“黨帶群團”拓寬黨建。在黨委領導下,學院工會、共青團、學生會等群團組織圍繞學院中心工作扎實開展工作。民主黨派成員、黨外知識分子和離退休老同志在學院民主管理、發展建設中積極獻計獻策,充分發揮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作用。
6.以“服務群眾”展示黨建。心系群眾,建立扶困助學基金,開展結對幫扶、“百名黨員教師訪百家”等活動。關注民生,完成學院職工住宅小區改造工程,150余戶教職工家庭直接受益。學院兩級領導班子民主測評滿意度均為100%。
二、創新雙元辦學,思想求同,效益求大,完善校企深度合作辦學體制
1.構筑“互助雙元”辦學體制。學院實行同時接受省教育廳和錦州石化公司雙重領導、以教育廳領導為主的管理體制,校企攜手組建學院領導班子。形成高職教育與企業員工培訓“雙輪驅動”格局,有力促進了“資源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管”高職教育辦學體制的創新與發展。
2.形成“校企共建”有力抓手。在學歷教育上實行教學管理、學生管理、招生計劃、學生就業統一,在企業員工培訓上實行教學資源、師資配備、機構設置、干部調整、培訓功能和設備投入統一。形成校企“產權融合、領導班子融合、師資隊伍融合、實訓基地融合、教學培訓融合”辦學體制機制。
3.深化“校企合作”共建共融。以“無培不穩,無培不活,圍繞重點,做好融合”為校企合作思路,牽頭組建錦州市化工職教集團,承辦中國職業教育與石油化工行業發展對接高峰論壇,參加黑吉遼蒙區域職業教育校企合作學術研討會,所作《校企深度合作案例報告》、《遼石化模式——楔入式校企合作實踐與探索》等專題報告,引起廣泛共鳴。
4.建立“開放多元”實訓基地。校企共建學院西區實訓基地,實行實踐教學、職工培訓、技能鑒定、科研服務“四位一體”,打造知識整合、技能訓練、信息交流、資源共享“開放多元”平臺,是全國石油和化工行業職業教育與培訓示范性實訓基地、全國總工會職工教育培訓百家優秀示范點單位。
三、堅持三字方針,立足發展,互助互融,構建“和、精、行”校園文化
1.“和、精、行”校企文化架構體系初步形成。隨著高職教育理念的更新、校企合作的深入,校企文化差異逐漸顯露。學院黨委審時度勢,以促進校企融合為目標,在調查研究、理念梳理等基礎上,總結形成了“和、精、行”校企文化架構體系。
2.“和、精、行”校企文化架構體系推進辦法。學院黨委高度重視校企文化建設,堅持育人為本,從規劃設計、政策制定、組織保障、制度保障、人員培訓、宣貫執行、體系運行、質量監控等方面全面加以落實,進一步強化校企合作長效機制建設。
3.“和、精、行”校企文化架構體系實現途徑。在三字方針指引下,企業文化、現代企業管理模式進校園,出版《“和精行”校企文化手冊》,建成校企文化長廊、主題墻、標語窗,實訓基地企業氛圍濃厚,組織開展具有企業文化滲透的質量管理、制度建設。
4.“和、精、行”校企文化架構體系成效凸顯。提高了師生員工校企合作認知水平和“企業人”素質,推進了校企人才培養“無縫對接”和人才輸出“雙向互動”,建立了開放合作育人體系,推動了校企合作深入開展。學院也先后被評為“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省校園文化建設品牌學校。
四、實施四項工程,作風求實,落實求嚴,全面提升學院內涵建設水平
1.“師資隊伍建設”強化工程。建設“善做會教,專兼結合”師資隊伍,一是校企共建“雙專業帶頭人”、“雙骨干教師”、“雙師結構”的“三雙”師資隊伍;二是企業組織工程技術人員有計劃參與學院教學實踐;三是實行教師到企業頂崗實踐制度;四是建立企業兼職教師資源庫;五是提高信息化水平,學院教師在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大賽中獲得一等獎,學院被省教育廳評為2012年全國職業院校教師信息化教學大賽突出貢獻單位。。
2.“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工程。創新石化行業一線高技能操作人才培養模式,一是企業技術能手全程參與教學實踐;二是創新“崗位技能遞進”等人才培養模式;三是優化構建課程體系;四是開發出一批“項目導向、教學做一體”課程。
3.“教育教學質量”提升工程。不斷提高學院辦學質量和社會影響力,一是學院被確定為國家骨干校首批建設單位;二是擁有多級多類財政專項、精品課程等名譽、名師等優秀個人、優秀教學團隊等先進集體;三是參加全國技能大賽均獲得優異成績;四是涌現出省十大杰出青年等優秀學生代表。
4.“學生就業樂業”成長工程。立德樹人,廣開學生就業樂業渠道,一是學院被列入中石油等企業用人招聘項目學校計劃;二是學院提供300%以上就業崗位,形成“一次就業率高、專業對口率高、用人單位滿意率高、學生就業質量高”和“提供招聘崗位多、就業單位層次多、就業單位地域多”的喜人局面,被評為省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受到省政府通報嘉獎。
黨的十八大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和社會進步的基石,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學院黨委將繼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堅持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八大精神上來,堅持把力量凝聚到推動學院科學發展上來,團結帶領全體師生員工堅持校企合作辦學、走內涵式差異化發展道路,立德樹人,開拓創新,大力培養面向石化行業企業的高技能人才,建成國家骨干高職院,辦好人民滿意的高職教育,為黨的教育事業,為服務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服務建設富庶文明和諧新遼寧而努力奮斗!
中共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委員會
2013年6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