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長子情懷、忠誠擔當、創新實干、奮斗自強”為表述語的新時代遼寧精神,充分體現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遼寧的親切關懷和殷切希望,是中國人民偉大創造精神、偉大奮斗精神、偉大團結精神、偉大夢想精神的具體展現,是弘揚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生動載體,是傳承發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具體實踐。新時代遼寧精神必將成為鼓舞和激勵遼寧人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砥礪奮進、再創輝煌的強大精神力量。
“長子情懷”是遼寧人民一直秉持信守的精神品質
“長子情懷”是遼寧人民一直秉持信守的精神品質。遼寧是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著悠久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有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和區位優勢。遼寧人民創造了新中國工業的輝煌,為我國建設獨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作出了歷史性貢獻。在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遼寧在中央大力支持下,深化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改革,大力推進經濟結構調整,促進了產業升級,度過了最艱難的時期,繼續以良好的工業基礎和突出的產業優勢為國家建設發揮著重要作用。習近平總書記在2013年、2016年先后兩次指出:遼寧作為“共和國的長子”,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迷,現在又扛起國家重擔、煥發青春。遼寧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實踐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傳統,凝結為一種情懷,這就是信念堅定、勇挑重擔的忠誠擔當精神,敢為人先、勤勞務實的創新實干精神,不甘落后、拼搏進取的奮斗自強精神。
“忠誠擔當”是新時代遼寧精神的核心要求
“忠誠擔當”是新時代遼寧精神的核心要求,體現了長期以來遼寧人民忠誠于黨、忠誠于祖國的堅定信仰和擔當奉獻的家國情懷。14年艱苦卓絕、不屈不撓的抗日斗爭,為全國抗戰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遼沈戰役中遼寧和東北成為全國解放戰爭勝利的起點和強大后方,為奪取全國勝利拉開了序幕。抗美援朝戰爭中,遼寧作為大后方的最前沿,有250多萬優秀兒女參加志愿軍和戰勤支前隊,流血犧牲、保家衛國。在經濟建設、改革發展各個時期,遼寧人民愛崗敬業、忠誠奉獻,攻堅克難、開拓進取,展現了“共和國長子”的忠誠與擔當。遼寧大地涌現出雷鋒、孟泰、王崇倫、郭明義、羅陽、毛豐美等英雄楷模, 這些都是忠誠擔當精神的生動展現。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雷鋒、郭明義、羅陽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愛的胸懷、忘我的精神、進取的銳氣,正是我們民族精神的最好寫照,他們都是我們的‘民族脊梁’。”
“創新實干”是新時代遼寧精神的實踐要求
“創新實干”是新時代遼寧精神的實踐要求,體現了遼寧人民敢闖敢試、敢為人先、開拓進取和求真務實、吃苦耐勞、鍥而不舍的意志品格。“一五”時期,遼寧承擔了國家156個重點項目中的24項,到“一五”計劃完成時,遼寧已基本形成了以冶金、機械、化工、石油、煤炭、電力、建材等行業為主的重工業體系。遼寧創造了共和國第一架戰斗機、第一艘萬噸巨輪、第一艘導彈潛艇等200多個“共和國第一”。進入改革開放新時期,遼寧人民積極投身改革開放時代大潮,以勇立潮頭、敢為人先的勇氣開啟了老工業基地“第二次創業”。遼寧人民制造生產出了第一艘國產航母、殲15、“蛟龍”號、新松機器人、盾構機等一大批國之重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真抓才能攻堅克難,實干才能夢想成真”。新時代,我們就是要大力弘揚和踐行創新實干精神,要堅決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將改革開放進行到底,打贏遼寧振興發展這場硬仗。
“奮斗自強”是新時代遼寧精神的目標和方向
“奮斗自強”是新時代遼寧精神的目標和方向,體現了遼寧人民力爭上游、勇于拼搏的頑強斗志,是遼寧人民不甘落后、奮發圖強、勵精圖治的內生動力。一代代遼寧人自強不息,努力奮斗,書寫了遼寧光輝的歷史,成就了老工業基地的輝煌。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到遼寧和東北地區調研,召開專題會議,并就東北振興發展發表一系列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為遼寧振興發展指航定向。黨的十九大再次強調,深化改革,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國家區域協調發展戰略,為遼寧振興提供了新的難得機遇。遼寧人民要傳承弘揚奮斗自強精神,全面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批示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和“四個著力”“三個推進”,加快“一帶五基地”建設,實施“五大區域發展戰略”,打好三大攻堅戰,落實各項“三年行動計劃”,為遼寧老工業基地全面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2018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