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在疫情防控期間做好普通高等學校在線教學組織與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切實做好學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實施“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工作部署,學院開展了“停課不停學”教學督導與教學評價工作,現(xiàn)將在線教學第一周教學督導工作與教學評價結果報告如下。
一、教學督導工作開展情況
1.各教學督導組督導評課情況
在線教學第一周教學督導工作主要以各教學督導組為主,組織本督導組成員對本系部任課教師開展教學督導,深入在線教學班級的方式是利用在線教學后臺管理權限及直播交流群進行點對點的督導與評價。一周內(nèi)共有28名系部級教學督導員參與聽評課,共聽評課100個班次,督導評價任課教師80人,推薦典型教學案例8個。各教學督導組聽評課數(shù)統(tǒng)計見表1。
2.在線教學督導基本觀測點反饋情況
(1)上課時間執(zhí)行在線教學計劃情況
準時授課是對教師遵守教學規(guī)范的起碼的要求。全院共督導評價任課教師80人,均能按教學計劃(教學設計)規(guī)定的時間上課,且準點足時。既表明任課教師能嚴格遵守教學規(guī)范,又反映出授課安排時間(教學設計)合理,符合在線平臺支持服務的條件。建議任課教師對不能及時簽到或沒參與學習的同學進行調研,以便做出教學對策。
(2)學生出勤情況
學生出勤率,既表明任課教師教學組織細致有效的程度,又反映學生能否熟練使用學習設備,并按要求及時進入課堂。第一周,任課教師均能提前進入課堂,并利用授課平臺和QQ等輔助系統(tǒng)實現(xiàn)簽到功能。在聽評課100個班次中,共有3710名學生參與在線學習,學生平均出勤率達99.6%。各系部已完成督導聽評課的班級學生出勤情況,見表2。
建議任課教師會同學生班主任(輔導員)一起調研學生沒到課學生的原因,提出解決措施,保證學生能夠參與學習。
(3)教學方式的選擇情況
教學方式的選擇是任課教師能否通過在線教學,讓學生更好的接受教師的教學指導的條件保證。根據(jù)系部督導反饋信息,在聽評課的100個班次中,有89個班次能采用“學習平臺+輔助補充直播”、“觀看視頻+直播與交流的混合式教學方式”,約占89 %。尤其是選用QQ、微信、釘釘、騰訊會議等學習交流方式,給授課及學習互動帶來極大方便。有11個班次單純采用觀看平臺視頻的方式開展教學。
(4)教學互動情況
教學互動是活躍教學氣氛,激發(fā)學生積極思維,有效促進教與學的基礎。能否有效開展教學互動,是教師教學準備充分與否及教學組織能力的反映。根據(jù)系部督導反饋信息,教學第一周99%的教師教學有互動,其方式有提問搶答、隨機點名回答、投票及討論等師生互動和學生互動。
(5)使用教學資源情況
教學資源是有效開展在線教學的學習資料保證,是順利開展教學活動的基礎。根據(jù)系部督導反饋信息,教學第一周100%的教師能選擇共享課視頻、自建翻轉課ppt電子教案、短視頻、圖片、pdf文檔等的一種或幾種開展教學活動。
(6)課后安排情況
課后安排是課上學習的鞏固和延續(xù),學生掌握知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課后安排主要有布置作業(yè),要求學生總結、整理筆記及閱讀自制ppt課件、短視頻等。根據(jù)系部督導反饋信息,教學第一周 98%的任課教師能利用學習平臺或通過QQ群發(fā)布作業(yè),客觀題系統(tǒng)自動智能或手動批改,主觀題學生做答拍照上傳,教師進行手動批改。教師對作業(yè)上交等情況及時向學生進行反饋,督促學生完成作業(yè),作業(yè)上交率高。教師課后作業(yè)布置率98%。
3.在線教學督導聽評課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
(1)網(wǎng)絡有時不穩(wěn)定,有時登錄平臺出現(xiàn)卡頓現(xiàn)象。
(2)一些課程教學資源較少,視頻少,ppt課件多,授課比較枯燥,同時學生基礎較差,學習起來比較吃力,需要老師對重難點內(nèi)容進行講解。
(3)無法監(jiān)控教學全程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QQ群學生在線情況上看,學生在線狀態(tài)不斷變化,簽到時人數(shù)全,中間人數(shù)少,課程快結束時學生數(shù)又恢復人多狀態(tài)。在線教學學生積極性沒有完全被調動起來。
(4)學習平臺提問、討論等互動活動比較慢,有可能影響教學進度。部分課程互動環(huán)節(jié)不足,課程互動環(huán)節(jié)的質量應改進。
(5)部分教師學習平臺使用不熟練,平臺互動功能發(fā)揮不充分。
(6)部分教師教學組織管理不夠到位,對學生學習管控不夠。個別同學參與互動不積極。
4.在線教學典型案例
案例1 石化系張夢露老師擔任《苯乙烯仿真工廠》課程教學工作。網(wǎng)絡授課安排有序,講解認真,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學效果良好。教師提前進入QQ群,提醒學生簽到,確保全員出勤。授課采用QQ分享屏幕方式,講解脈絡清晰,課件圖文并茂。提前布置學習周計劃、日計劃、自學計劃,重點、難點合理分配。采用隨機提問、學生討論、教師點名相結合的方式多次開展互動,隨時掌握學生學生學習狀態(tài),教學效果好。
案例2 應化系于旭霞老師擔任《儀器分析技術》課程教學工作。教學中以職教云平臺、QQ分享屏幕直播、白板、Camtasia錄屏、畫圖作為教學手段,手機和具有手寫功能的筆記本電腦作為教學工具。建立微信群和QQ群,采用職教云平臺與QQ分享屏幕聯(lián)合使用混合式教學方式,引用多個院校優(yōu)秀的微課資源,與自制的ppt課件、動畫、視頻等資源有機結合,提升學習效果。
充分利用職教云的簽到、提問、討論、調查問卷、作業(yè)、測驗,考試等課堂活動,結合視頻、音頻,及時收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繼而微調教學方法。
課前導學,課中直播分屏+職教云+活動,視頻+動畫+ppt課件+游戲活動+手寫演示。課后附加測試+評價+總結+作業(yè)。
案例3 機械系宋黨偉老師擔任《熱力設備運行》課程教學工作。 教學中采用“網(wǎng)絡平臺授課+QQ群直播授課+常態(tài)化開放答疑”相結合的手段。堅持“課前給問題,課中做筆記,課后留作業(yè),定期要考試,最后有考評”25字方針。教學設計與實施堅持以學生為主體,課前發(fā)布學習任務卡讓學生帶著問題借助于微課、三維動畫,視頻進行學習、思考探究和小組討論。教師講授為輔,針對學生提出的共性問題,進行直播集中總結和講解。
案例4 自動化系張皓老師《變頻器技術》課程教學工作。課前準備充分、教學平臺使用熟練、線上互動熱烈,主要體現(xiàn)在開學第一課要素把握到位,講清了課程學什么,為什么學、怎么學;準備的教學資源豐富;在教學平臺間切換自然,線上課堂互動多元,如舉手搶答、討論、測試等,課堂氣氛活躍。
案例5 計算機系張煥民老師擔任《PHP程序設計》課程教學工作。教學中采用教學平臺+視頻直播的混合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利用騰訊會議進行直播,向同學們演示“知識點”的關鍵操作。利用“微信”群和學生進行溝通、互動和解答各種問題,師生交流順暢,學生積極配合,教學效果好。
案例6 應外系么志丹老師擔任《化工企業(yè)管理實務》課程教學工作。教學中采用智慧樹教學平臺、微信群和騰訊會議等多元信息化手段全程服務在線教學,課前、課中、和課后的線上和線下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緊密圍繞課程教學標準而制定,以生為本、人文關懷隨處可見,討論、輔導、答疑效果非常明顯。
案例7 思政部白嘉新老師擔任《普通話與口語技巧》課程教學工作。使用智慧樹平臺上課,充分利用智慧樹群聊功能,簽到、搶答、頭腦風暴、隨機點名等靈活應用,活躍線上教學氣氛。利用QQ群屏幕共享功能進行線上教學“預演”。課上發(fā)起語音通話。
案例8 體育教研部張寧寧老師擔任《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工作。開課前通過微信提醒學生完成簽到任務。課上要求同學認真觀看視頻,完成章節(jié)測驗。對于重點和難點提示學生反復觀看。利用手機和電腦監(jiān)督和觀察學生,并與班級學委實時溝通,做到有問題及時解決,有消息及時回復。課后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并做好記錄和總結。
二、第一周線上教學教學進程評價
本次調查的主要對象為2018級和2019級的在校生,覆蓋學院各六個系的各個專業(yè)的共計3009名學生。本次調查發(fā)出問卷 26935份,回收問卷22840份,調查結果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在線教學課前準備情況調查
本部分調查設置3個問題,由調查結果可知,有96.90%的學生具備線上學習的條件;關于如何進行線上學習,97.74%的學生獲得過相關指導;有76.49%的課程采取直播+平臺的教學形式。由此可見,大部分學生都具備線上學習的條件,在學習前獲得了相關指導,開課前采取了比較合適的教學形式。
2.在線教學的教學過程調查
本部分調查設置7個問題,由調查結果可知,有 56.86%的學生認為在線課程學習任務量適中,有41.78%的學生認為在線課程學習任務較多;有96.48%的學生認為在線課程的教學目標清晰;學生對課程的畫面清晰度、聲音清楚度滿意度為 94.07%;學生認為在線課程的交流討論時間、作業(yè)時間、學習時間等安排能滿足學習需求的比例為99.36%;學生認為在線課程中教師通過師生交流引導學生積極投入思考比例為95.89%;學生認為在線學習過程中可以得到及時的答疑和指導的比例為97.56%;學生認為可以跟上在線教學的進度和節(jié)奏的比例為97.18%。由此可見,線上教學的教學過程中,各項教學指標都已達標,唯有學習任務量較多。
3.學生對在線教學滿意度
本部分調查設置3個問題,由調查結果可知,有92.64%的學生認這門課提供的學習資源能滿足學習需要;有95.91%的學生認為線上教學平臺現(xiàn)有的功能能滿足學習需求;有86.56 %的學生對在線課程的時長設置滿意。由此可見,學生在線上教學的滿意度比較高 。
(1)該門課提供的學習資源能否滿足學生學習需要(ppt電子教案、視頻、作業(yè)等)
4.學生對在線教學平臺的使用及問題情況調查
本部分調查設置2個問題,由調查結果可知,有94.66%的學生熟悉線上學習平臺的相關功能;有76.90%的學生對線上學習平臺的功能都很熟練,有15.12%的學生認為提問互動功能不太熟練;有5.41%的學生認為作業(yè)提交功能不太熟練;有2.58%的學生認為參與測試功能不太熟練。針對少部分學生對線上教學平臺的功能不熟練,有待于進一步加強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