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集體:計劃財務處
2020年,計劃財務處在學院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充分發揮會計核算與會計監督職能,以預算管理為主線,以資金支付、項目建設為重點,積極推進內部控制建設,規范工作流程,形成了科學嚴謹的財務管理方法,不斷提升財務管理水平,較好地完成財政廳、教育廳及學院部署的各項工作,為學院發展起到了保駕護航的作用。
保運轉 防疫情兩手抓
疫情期間,既要保證學院正常運轉所需資金及時支付,又要防止人員密切接觸給疫情防控工作造成隱患,計劃財務處及早動手、統籌安排,實行“人員不見面、業務不停辦”的工作方式。在工資發放工作中,因需要計算個人所得稅、工資匯總表審核、支付系統中工資錄入、審核和支付,以及向銀行送達支票等6道程序、4名同志協同才能將工資發放到每名職工銀行卡中,所以,為保障2月份職工工資正常發放,會計、出納等人從正月初四開始著手工資數據錄入,當時沒有交通工具,有的同志住處距離學校約有5公里,疫情最嚴重階段,打車都很困難。面對肆虐的疫情和多方面困難,計劃財務處的每一位同志關鍵時刻站得出來,積極主動想辦法,克服困難,及時溝通,一面做好防護一面積極投入工作,按工作流程分期到校,保證了工資正常發放。
秋季開學前,為解決如果不能按時復學還要保障辦學收入的難題,7月23日至8月23日,從微信、支付寶商戶申請認證、配合網上收費平臺部署,到學生信息初始導入、網上繳費測試,計劃財務處的同志們奮戰了幾乎整個暑假,終于在開學前使網上收費平臺成功運行。網上收費平臺的使用,實現不見面收費,即保證學費正常收繳,又避免人員聚集,圓滿解決新生入學繳費問題,完成了2020年非稅收入的收繳任務,保障了學院2020年下半年工作的正常運轉。2020年上半年由于新冠疫情的原因,學院實施網上授課。根據上級文件要求,需對疫情期間的學生宿費進行退費。計劃財務處根據2019年繳費記錄,結合學生離校實習、走讀等情況,認真進行核對,有近5000人次滿足退費條件,計劃財務處逐一將費用退到每一名學生銀行卡中。
今年12月末,在沈陽突發疫情的情況下,為滿足重點項目建設資金需求,相關同志不顧疫情風險,毅然奔赴沈陽修改2021年學院預算。而這些,只是疫情期間財務工作的一個縮影。
加強內涵建設 提升服務質量
首先,努力提高服務效率,改進服務方式。2020年遼寧省財政廳啟用了財政一體化系統,原有的會計核算、支付方式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會計支付錄入的流程變得相對復雜,導致會計記賬的周期變長了。在保證財政資金正常使用的情況下,計劃財務處全體人員互相交流、認真學習,較快掌握了財政一體化系統,并優化了流程,提高了財政資金支付效率。2020年在僅有兩名報銷會計的情況下,為保證各部門資金需求和學院整體工作的正常運行,秋季開學后會計周六、周日加班已經是常態。
其次,繼續加強內控建設和預算管理。2020年,為強化內控工作,計劃財務處完成內控建設招標工作,引入第三方協助學院完成內控建設任務,并對內控信息化建設進行方案設計,為實現用信息化固化內控制度、內控措施打下堅實基礎。同時,以預算管理為主線,規范會計基礎工作,使每一筆資金支付都有章可循,有規可依。根據會計法規及制度檢查支付憑證,發現問題及時糾正,確保資金支付工作及時準確。在進行2021年預算工作中,為進一步提高預算管理水平,計劃財務處的同志精準填報單位人員等基礎信息,細化基本支出預算,科學編制項目支出預算,切實設置績效管理目標、合理量化績效指標,形成并上報學院整體績效目標。
管理與服務并重 工作中堅持原則
對于財務管理來說,所有的工作都在國家財經法規及財務制度的約束之下,既不能因為強調了管理而降低服務水平,也不能因為強調服務而不顧財經法規的有關規定忽視或淡化了財務監督。自學院骨干校建設以來,財政撥付的項目建設資金逐年增多。2020年高水平建設項目資金達4000多萬元,從服務角度來說,項目資金從預算編制、使用,到最后的項目驗收審計,都需要負責項目管理會計的全程參與。事前要不厭其煩的向項目負責人講解項目報銷規則,為項目資金合理使用提出參考建議;事中要加強對原始憑證審核、數據的整理匯總、憑證錄入等工作;事后要及時對賬并提供項目支出進度。面對這樣繁復的工作,負責項目報銷的會計始終兢兢業業、一絲不茍,出色完成了項目資金支付工作。
站在2021年新的起點,計劃財務處全體同志將一如既往地秉承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廉潔自律、客觀公正、堅持原則、提高技能、參與管理、強化服務的工作理念,一如既往地以敬業的態度、專業的水平、團結的力量、奮進的姿態,為推動學院高質量發展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