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獎集體:石化研究所
2021年,石化研究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新發展理念,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在科技創新、社會服務、創新平臺搭建、產業學院建設、創新方法應用推廣和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積極為學院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強化理論學習 提升教師思想素質和專業素養
深入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及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強化思想武裝,提高教師政治素質。認真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提高工作質量和水平。結合工作實際,開展《教育法》、《科技進步法》、《知識產權保護條例》、《消防法》等學習,形成常態化學習機制,提升教師專業素養。
積極對接產業需求 提高科研社會服務質量
深入開展企業項目調研,準確把握行業發展趨勢和企業技術需求,面向政府、企業開展高質量科研社會服務。本年度開展省級縱向課題研究4項,開展橫向課題研究14項,其中接續課題3項,新增研究課題3項,專利成果轉化課題8項;課題合同金額合計200萬元;組織教師圍繞專業技術和創業創業項目孵化開展專利布局和申報,獲批專利30項;為錦州康泰潤滑油添加劑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訂制化科研和技術服務,完成技術開發1項,并作為技術合作單位獲批錦州市“春芽計劃項目”1項。
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積極搭建政校企合作平臺
深入貫徹全國、省職業教育大會精神,積極探索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新路徑。與錦州濱海新區政府及區內8家重點企業共建精細化工產業學院,并獲批遼寧省普通高等學校高新區現代產業學院。2021年8月,與遼寧湯河子經濟開發區和區內6家重點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針對共建精細化工產業學院和精細化工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達成協議,1人被聘為湯河子經濟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并獲批錦州市科技特派員,為進一步開展政校企合作搭建了良好平臺。
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 夯實科研社會服務基礎
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精細化工產業綠色化、高端化、智能化發展趨勢,堅持“四個面向”原則,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平臺建設。與錦州名悅科技有限公司、錦州康泰潤滑油添加劑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精細化工中試基地,提升成果轉化能力。依托團隊在離子液體和微反應技術領域的專業優勢,積極建設離子液體連續化微反應技術創新中心,并獲得錦州市產業共性技術創新中心認定。
強化創新方法推廣 注入創新創業教育新動力
通過《創新方法》課程的實施,激發了上課班級學生的創新活力,提高了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在學生科協中開展創新方法培訓,有力提高了學生創新創業競賽作品質量。楊連成作為遼寧省科協創新方法講師團成員,面向省內開展創新方法培訓2次,并參與遼寧省創新方法大賽評審工作,提高了學院創新方法推廣工作的影響力。
加強創新創業實踐指導 培養創新型技術技能人才
實施大學生創新創業410計劃,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技術技能人才。2021年從三年級學生科技協會成員中選出14名學生參與科研課題研究。從一、二年級學生科技協會成員中選出35名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開展創新創業活動;指導科技協會學生參加各類創新創業競賽,共獲得省級以上競賽獎勵31項;指導學生申報專利15項,以學生為第一申報人獲批實用新型專利授權13項。
新的一年里,石化研究所全體人員將繼續在學院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圍繞中心工作,開拓創新,努力奮斗,為學院建成省內領軍、國內一流的職業學院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