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體師生、校友、離退休老同志及家屬、社會人士:
七十載風雨前行,七十載砥礪奮進。2022年9月學院將慶祝建校70周年。為記錄校園變遷,展示辦學成就,彰顯廣大師生、校友的風采和業績,豐富校史典藏,挖掘校史文化,傳承學校精神,凝聚師生校友力量,激發愛校情懷,現面向全體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及家屬、廣大校友和社會各界征集校史資料及實物?,F將征集活動有關事項公布如下:
一、征集范圍
建校以來各辦學時期形成的有紀念意義,有保存、展覽價值的文字文獻、圖片影像及實物等校史資料。
二、征集內容
(一)文字文本類
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
1. 反映學校各個時期重要事件、重點建設、重大發展、重大成果的文件、報刊、書籍、文字資料等;
2.學校各個時期的招生簡章、招生計劃表、教材、教案、教學大綱、講義、試卷、學生作業、讀書學習筆記、實習方案等(含早期油印本、刻印本);
3.學校各個時期印發的刊物、印刷品(如創刊號)及本校教師編寫的教材(含校本教材)、教學大綱、專著、譯著、編著等(含早期油印本、刻印本),反映校園生活的各類師生自辦刊物、紀念冊等;
4.對學校產生過重要影響的人物的文稿、信函、著作、傳記、媒體報道材料等;
5.上級領導、社會知名人士及重要嘉賓來校視察、參觀、訪問或演講形成的資料文稿及題詞等;
6.師生員工撰寫的反映在校學習、工作、生活情景的文章、回憶錄、故事、軼事等。
(二)照片影像類
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
1.學校各個時期尤其是早期辦學階段教學科研、實習實踐活動、社會服務,以及教職工和學生日常工作、學習、生活場景和文體活動的圖片、音視頻資料;
2.早期校園建筑、校園風光的圖片;
3.學校重大活動的圖片、音視頻資料;
4.上級領導來校視察、檢查的圖片、音視頻資料;中央、?。ú浚╊I導接見校友的照片、音視頻資料;
5.畢業生合影照片、畢業紀念冊、畢業周年聚會等的圖片、音視頻資料;
6.建校以來師生獲重大獎項的優秀音視頻作品。
(三)實物類
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
1.學校不同歷史時期使用的?;铡⒓o念章等的實物和照片;
2.學校各個時期具有代表性的有紀念意義的師生證件,包括錄取通知書、學生證、閱覽證、借書證、社團證件、成績單、飯卡、飯票、派遣證、畢業證書、工作證、明信片等的實物和照片;畢業合影照片、同學錄、紀念冊、師生間贈言題錄、書信等的實物和照片;
3.學校團體或個人獲得的省部級及以上各類獎狀、獎杯、獎牌、獎章、證書等;
4.師生員工參加國內外重大活動(包括社會活動、學術活動、重要比賽或評比等)所獲得的文件和實物材料,如通知、請柬、代表證、會議文件、信函、聘書、證書、獎狀、獎品、聲像資料等;
5.學校各個時期具有紀念意義的教具、儀器設備、教學模型、手繪圖紙等;
6.優秀校友、知名教授等的具有紀念意義的個人用品、聘書、科技論著、技術革新、發明專利、手稿等;
7.反映校友在工作崗位上獲得重要成就、對企業發展建設做出貢獻或產生重要社會影響的事跡材料,包括文字、照片、實物(聘書、證書等)、媒體報道、音像資料等;
8.帶有老校名印記的辦公家具、工作生活用品等;
9.學校各個時期的校園地形圖、學校平面圖,特別是早期地圖等;
10.師生員工個人創作的有價值的作品,如繪畫、書法、篆刻、雕塑、曲譜、模型、工藝品等作品。
(四) 其他
以上未詳細列及,但能夠反映學校歷史的有價值的資料、文物和實物。
三、征集方式
(一) 接受捐贈
捐贈品經鑒定有史料收藏價值的實物、資料,將有詳盡的臺賬記錄和保管措施,向捐贈者頒發捐贈證書,在校史館陳列,并注明捐贈者。電子版本的照片、視頻和音頻資料可以通過指定郵箱捐贈,也可以刻制光盤郵寄捐贈;實物資料通過來訪和郵寄方式捐贈,確有不便者可電話聯系登門接收。紙質資料同時接收紙質件和電子件,原件不便提供的,可提供復印件、掃描件。
(二) 代管與復制
對珍貴的資料、實物,學??纱鸀楸9埽p方簽訂保管協議),或復制后返還原件。原件或復制件在校史館展出,并標明物件出處。
(三) 統一使用
對校內各部門在教學、科研、管理、服務過程中所形成的校史資料,由學校統一使用,存放校史館永久保管和展陳。
(四)借用
對一些校史資料經雙方協商,一定時間內借用存放,適時歸還。
(五)經雙方友好協商的其他方式
對于特別有價值和珍貴的校史資料及實物原件,捐贈者和學校可以友好協商其他征集方式。對珍貴校史資料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四、征集要求
(一) 集中征集時間為本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2年4月25日。此后,長期接受全校師生、離退休教職工、廣大校友、社會各界的捐贈。
(二)請捐贈者提供捐贈品說明。捐贈圖片、照片及音像資料等的,請盡可能附簡要的文字說明,包括照片背景、拍攝者姓名、拍攝時間、地點、事由、照片主要人物姓名、時任職務等信息;圖片中本人或重要人物、重要場景、重要建筑等要標明其所在位置,主要人物姓名和職務等。捐贈實物的,請提供實物使用的時間、使用者、使用用途以及其他與實物有關的背景材料;捐贈文字資料的,請注明作者的真實姓名、在校時間、時任職務、現工作單位等信息。
(三)請捐贈者提供詳細的聯系方式,以便后續聯系。
(四)捐贈品必須來源合法、尊重歷史事實,線索清楚,考證詳實,準確無誤。
(五)校史館將對征集到的史料和實物進行分類、整理、編號,并妥善保管。
五、權益維護
(一)凡個人或單位捐贈的資料歸學院所有,學院將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及布展需要進行管理和利用。捐贈者可以優先利用捐贈品。對于涉及個人隱私、知識產權的部分,學校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予以保護。捐贈者可以在捐贈時附書面說明,對捐贈品中不宜向社會開放的部分提出限制利用的意見。
(二)凡由學院代管、代展的實物、資料,產權歸寄存者所有,學院將按雙方簽訂的協議,在規定范圍內利用。
(三)捐贈品為原件的,其所有權歸屬學院,展出時注明其來源及捐贈者。凡根據原件由學院制作的原件復制品、仿制品,其使用權歸屬學院,學院有陳展權,展出時注明物件出處。
(四)學院擁有以上各類實物、資料的宣傳權。
六、聯系方式
1.校內人員提供的陳列品,可直接送至黨委宣傳統戰部。
2.校友及社會各界人士提供的陳列品,可直接與黨委宣傳統戰部聯系。
通訊地址:遼寧省錦州市太和區柳江街二段二號 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宣傳統戰部 郵 編:121006 郵寄資料請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校史資料”字樣。聯系人: 王立志 張金龍 0416-3212109手機15841686611 電子稿、照片、掃描件等可發至征集郵箱lnpcxctzb@126.com,郵件主題填寫為“校史資料和實物征集”。
竭誠歡迎并衷心感謝全院師生員工、離退休教職工及親屬、廣大校友及社會各界朋友積極支持校史資料征集工作。真誠期待通過以上聯系方式留言、來電或到學院,提供各類史料和征集線索。
附件:遼寧石化職院校史資料捐贈登記表
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
二○二二年二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