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職業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和全國職業教育大會精神,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推進職業教育資源跨區域、跨行業、跨部門共建共享,推動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與融合應用,增強職業院校數字治理能力,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為“數字遼寧、智造強省”建設提供技術技能和人才支撐,特制訂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十四五”期間,把職業教育數字化作為我省職業教育發展的戰略制高點,以職業教育數字化引領職業教育現代化,推動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按照“統籌設計、特色建設、應用為王、質量為先、簡潔高效、安全運行”的工作思路,結合我省實際,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整體設計、分步實施。建設職業教育數字校園數據基座,整合、升級、開發職業院校數字校園應用系統,模塊化搭建數字校園信息系統,統一數據標準、系統接口,提高院校治理、教育教學、產教融合的信息化水平,實現高水平高質量數字校園的全覆蓋,全面提升職業院校數字治理能力。
到2023年底,完成數據基座及30個應用系統的設計開發,實現全省高等職業院校系統部署全覆蓋,構建不少于20類應用場景數據模型,認定10所左右職業教育省級信息化標桿學校。
二、重點任務
(一)制定數字校園整體規劃。按照國家職業教育數字校園建設有關規范要求,借鑒先進省份建設經驗,結合我省職業院校信息化建設基礎,根據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和產業經濟發展實際需求,通過深入調研、科學論證、廣泛征求意見,做好我省職業教育數字校園整體規劃。
(二)搭建省級職教數據基座。對標國家職業教育數字校園數據標準,運用先進信息技術手段,創新設計并搭建數據基座,統一數據標準、統一數據接口、整合數據資源,實現數據生產、數據匯聚、數據治理、數據共享的全生命周期的數據流轉,實現教育端與產業端信息的雙向流通,形成全省職業教育數據資產。
(三)完善業務應用系統開發。圍繞職業院校在學校管理、教育教學、人才培養、產教融合、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實際業務需求,明確數字校園業務應用系統名錄,共享一批成熟、穩定、可靠的在用系統;升級一批應用效果較好、框架功能有待提升完善的系統;開發一批學校亟需、尚屬空白的系統,實現職業院校業務領域應用系統全覆蓋,促進我省職業院校數字校園軟件建設均衡發展。
(四)加強信息化基礎硬件設施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省、市關于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專項資金支持,加強與中國銀行和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鐵塔等電信服務運營商的溝通合作,多渠道籌措資金,做好信息化基礎硬件設施建設工作。
(五)構建應用場景數據模型。開發基于數據基座的可視化模型平臺,組織職業院校針對不同應用場景進行數據建模,鼓勵應用場景創新、模型資源共享,形成供全省共享的職業教育全場景模型資產,提升院校科學決策能力,實現學生個性培養和心理預警,強化數字校園運行安全預警。
(六)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經濟發展深度融合。搭建便捷、友好、智能的職業教育產教融合平臺,有效打通產教兩端大數據信息流,利用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手段實現供需信息精準匹配,有效銜接、動態響應行業企業新技術、新需求,提升職業教育適應性,打造適應新技術和產業變革需要的數字職教。
三、保障措施
成立遼寧省職業教育數字校園建設專家工作組,做好職業教育數字校園建設的咨詢指導,研究制定數字校園應用效果評價指標體系。
各職業院校主要領導要牽頭負責,相關部門協調配合,明確數字校園建設工作的任務清單、責任部門、進度安排,確保各項工作落地落實落細。
省教育廳將委托具有一定信息化建設基礎的高職院校開發職業教育數據基座,利用職業教育質量提升專項資金對相關學校進行獎補;充分吸納社會各方參與,鼓勵國內有影響力的軟件開發商開發、開放、共享相關業務應用系統;鼓勵學校利用中國銀行遼寧省分行支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專項資金加強信息化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