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學院與中石油三家煉化企業簽訂的聯合培養定制協議,學院根據企業需求適時調整教學方案,企業中操作經驗豐富的人員定期對學生開展線上、線下等不同形式的培訓,以提高合作培養效果。4月20日中石油定制班學生迎來了大國工匠進校園的第一課。
來自中國石油大慶石化公司的邢通達和邵帥兩名工匠大師走進課堂以分享個人事跡、現場演示、訪談等形式與學生面對面交流,詮釋和傳遞工匠精神,點亮學子“匠心夢”。
邢通達是乙烯車間值班長。他利用自己過硬的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創造出乙烯裝置停開工用時最短、物料損失最小、產出合格產品用時最短等多項歷史紀錄。2020年,他獲得了全國乙烯裝置操作工職業技能競賽的金牌,并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2023年,他首次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參加全國兩會。在課堂上邢通達用樸實的語言講述了在平凡崗位上腳踏實地、精益求精、報國奉獻的感人故事,鼓勵學生做好眼前的事,埋頭潛心鉆研,為“中國化工”“中國創造”貢獻力量。
邵帥來自煉油廠催化重整車間,2023年他參加了全國職業技能競賽催化重整項目,并榮獲一等獎。在平時工作中,他及時排查設備隱并緊急處理生產突發事件,多次獲得煉油廠頒發的員工敬業獎。針對同學們比較感興趣的技能大賽話題,邵帥分享了他奪得金牌的過程和感悟,鼓勵學生好好學習專業知識技能,積極踐行“執著專注、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實現技能成才,技能報國。
在科技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工匠精神在現代化大生產中的能動作用舉足輕重,學生們從“大國工匠”身上汲取成才報國的動力,才能在實踐的熔爐中增長見識、砥礪一絲不茍、執著專注、精益求精的品質,鍛造自身過硬本領、精湛技藝,努力成長為新時代“大國工匠”。人才是創新發展的重要牽引和支撐,是串聯教育鏈、產業鏈、創新鏈的核心要素。因此化工高技能人才培養之路任重道遠,學院將繼續勇毅前行,深化產教融合,堅持校企合作,為石化企業輸送更多優秀人才。
審核:雷振友
校對: 張金龍
責任編輯:王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