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學院黨委書記李洪軍出席世界教育組織聯合會主辦的2023第七屆中國(長沙)國際職業教育大會暨產教融合博覽會“職業教育與培訓·塑造未來技能:中外專家對話峰會”,分享學院經驗做法。副院長郝萬新出席會議。
在中外專家對話峰會上,李洪軍指出,智能化數字化轉型是當今世界石化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打造數字化智能化專業,適配國家數字經濟產業發展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具體體現,也是提升職業院校辦學水平的重要舉措。作為以石化專業為主的高職院校,適應石化產業的智能化數字化發展,遼寧石化職業技術學院不斷加強三個方面建設:一是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的軟硬件條件。在遼寧省教育廳主導下,學院與中石油遼陽石化公司和大連理工大學聯合組建石化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通過共同體深入了解企業需求、技術發展,促進對石油化工類專業的數字化升級改造。二是打造數字化智能化的師資團隊。學院與東方仿真公司合作,引進企業級石化類仿真技術,培養與石化企業對接的數智化教師團隊特別是青年教師團隊,掌握數字化的化工企業現場工藝技術與操作能力,開發數智化專業教學培訓包,為石化類專業的數字化升級提供了堅實的人才保障。三是建設數字化智能化的服務支撐體系。學院根據行業企業需求,依托區域產教聯合體,利用政府的主導優勢,會同省市應急管理部門,成立遼寧省化工應急產業學院,開展化工應急培訓,服務遼寧區域經濟。與中石油合作,舉辦吉林石化、遼陽石化、大慶石化定制班,每年為中石油集團公司開展職工培訓、承擔相關技能大賽。建立石化研究所,針對企業需求設立科研項目,開展科研活動,為企業數字化升級改造提供服務。打造數字化智能化專業的核心是育人,是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學院主動對接國家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要求,發揮學院辦學優勢和專業特色,不斷培育創新意識,弘揚工匠精神,樹立國際視野,厚植家國情懷,強化底線思維,服務共同發展,多措并舉打造數字化、智能化專業,進一步服務國家數字經濟產業發展。
李洪軍還接受了新華社專訪介紹了學院發展建設情況。
國際教育學院院長岳宏,實習實訓中心主任雷振友,發展規劃與科研處處長席寧,石油化工系副主任孫志巖等分別參加相關活動。